作品相關 (17)
關燈
小
中
大
肘,父親臨走之前叮囑我舉動必諮邴原,張範二人,對他們行子孫之禮。”
“當長輩一般供著就是了。你是主,他們是屬,總不至於在眾人面前給你難堪。”我知道他覺得曹操留了邴原,張範“監視”他,心裏不舒服,低聲勸慰。
“就是給我難堪了。”曹丕忿忿不平,“那日宴請臣屬,問眾人‘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旁人皆答‘自然救君',唯邴原躲避不答,待我再三問及他時,他才答‘救父’。”
父親和君主都生病了,有藥丸一粒,只能救一人,你救誰?這問題換個說法大概就是“你媽和你老婆同時掉水裏,先救誰?”
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幾乎難倒了全世界男人的問題,最初的創始人,竟然是曹丕。
就和老婆們問這個問題希望得到的答案一樣,曹丕心裏為他們設定的“標準答案”是“救君”,作為主公,要的是臣下的絕對服從。
然而那些想都不想就回答‘救君’的,大約不過是在溜須拍馬,隨聲附和,我反而覺得邴原這老頭比較真性情。
“其實子桓你心裏大概也更欣賞邴原的回答,只是氣不過他當眾駁你顏面罷了。”我很平靜地指出他生氣的緣由。真話假話,他心裏清楚,只是在那種場合,他想要聽到的標準答案就是假話。
他笑著嘆氣道:“有沒有人告訴過你,女人太聰明很不容易招人喜歡的?”
“沒有。”我搖搖頭。
其實這個問題本就刁鉆,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讓他自己回答也未必能答得上來,若是問他“夫人和甄氏同時落於水中,你只能救及一人,救誰?”他肯定也是答不上來的啊!
“母親。”
聽到他的聲音我才反應過來自己剛剛竟然念出來了?
也對,古人以孝為先,這種媳婦跟媽媽掉河裏的問題難不倒他們的。
“為何不問若是你同母親落於水裏,我會救誰?”曹丕疑問地坐近了些。
我反問他:“有必要嗎?”
那甄宓舉例是那個答案,難道拿我做例子會不同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回答救母親本來就是正確的。一個連母親生死都不管不顧的男人,又怎麽能讓女子托付?
“雖然你不曾問,可我適才確實想了一想,應該還是會救母親。”他頗為小心翼翼地看著我,“也不過是那麽一說,但凡我活著一日,又怎會讓你們有機會處於那般危險之地呢?”
哦.....原來,原來創始人給出的標準答案是這個!果然夠標準。
然而,你們,指得是?
作者有話要說: 春,正月,以曹操世子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為丞相副。
秋,七月,操自將擊超等。
魏太子為五官中郎將,天下向慕,賓客如雲......”太子燕會,眾賓百數十人,太子建議曰:“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眾人紛紜,或父或君。時原在坐,不與此論。太子諮之於原,原悖然對曰:“父也。”太子亦不覆難之。《邴原別傳》
能想出這個世紀難題的二丕也是蠻油菜的!!!
☆、奇怪的事情(修文)
建安十六年,卞夫人於隨曹操征途之中染病,留居孟津休養。甄氏為阿姑的病情擔憂急得日夜啼哭,甚至想要前去孟津侍疾,眾人攔著才作罷。
一時間,整個鄴城感嘆曹氏有福,竟有如此佳婦。
這幾日,曹丕在丞相府居住主事,我空閑到整日同郭昱張春華喝茶談天。
張春華一面低頭哄著繈褓中半睡半醒的司馬昭,一面開口道:“仲達昨日回家說,這甄氏孝順賢惠,可也該為大局想想。生病的是二公子生母,難道他不著急嗎?可丞相要二公子留守鄴城,為的是一方安寧,如何能輕易離開?再者夫人留居孟津養病本是秘密之事,若是興師動眾的前去侍疾萬一被有心之人知道,偷襲孟津,又如何是好?”
我似是漫不經心地品著茶,耳朵卻將這話一字不漏地聽了進去,甚至可以想象為這事曹丕和甄宓發生的各種爭吵,甄宓大概會覺得曹丕不顧生母病情,只顧自己在鄴城安樂;而曹丕則會認為甄宓婦人之見,不為大局著想。
甄宓孝順賢惠,可偏偏卻是不了解這些政治上的事端。善良往往是政治大忌。
“二公子得知消息的當日就悄悄派了鄴城中最出名的大夫連夜趕去了孟津,並讓人隨時註意孟津的動向,為的就是遵循丞相的意思,讓夫人安靜養病。如今人盡皆知丞相夫人在孟津養病。只怕是會有多事之徒前去叨擾。”我慢慢地放下了手中杯子。
“按你們所說,這甄氏孝順阿姑想去孟津侍疾,還做錯了不成?反正丞相夫人在孟津養病一事已為人所知,既然二公子要留守鄴城,而甄氏又實在擔心丞相夫人的病情,那派人護送甄氏前去孟津就是了。”坐在張春華身旁的郭昱伸手戳了戳熟睡中的司馬昭的臉蛋兒,對我們的對話很是不解。
“自然是沒有錯處的,可此時此刻於二公子而言,卻是錯的。若是二公子同甄氏一同前去夫人榻前侍疾,那是棄整個鄴城於不顧;若是派人護送甄氏一人前去,落在別人眼中又成什麽了?二公子這親兒子還比不上兒媳知道孝順母親?”張春華輕笑了一聲。
“聽你們這般說,我覺得甄氏可憐。”郭昱望了我一眼,“她又並非無理取鬧,是真的關心阿姑病況。”
確實是有點啦,然而誰叫她嫁的人是曹丕?
以前總覺得善良美麗的女子就該配帶著野心的壞男人,一個幹壞事,另一個則溫柔善良地感化,終於壞男人被好女人影響了,也變成了好男人,兩個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實際情況看來,似乎並非如此。有時候,太聖母的人有時候真的會拖後腿的。
“砰”的一聲,隨著大門的打開,一輛馬車停於門前。趕車的仆從下車牽馬,一個年輕婦人掀簾而出。
縱然將近六年未見,我仍然一眼便能認出馬車上下來的婦人是當年扶著我出嫁的阿蘇。比起當年那個幾乎不發一言的婢女,如今的她舉手投足間多了幾分成熟少婦的魅力。
阿蘇,如今,該稱為蘇姬才是——她原本就是當年陪嫁“任氏”到曹家的媵妾。郭昱向外張望了下,疑惑著問我:“阿照,那是何人?”
張春華淡然瞧了我一眼,又低頭哄著著繈褓中的司馬昭,置身事外。
很奇怪,本以為我難免會有些尷尬,可事實上並沒有。究竟是因為其實我在意的只是甄宓那麽一個人還是已經完全置身事外了,一時間連我自己都弄不明白了。
“原先聽人說二公子迷上上了一個姓郭的女子,只不相信。沒想到竟是女郎回來了。”蘇姬快步走到我的跟前,又是激動又是興奮地抓著我的手臂,將我從桌案後的坐墊上拉了起來,“府裏出了些事情,快隨婢子回去。”
“何事如此慌張?”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差點一個踉蹌。
蘇姬看了看旁邊的張春華與郭昱,欲言又止:“先回府裏,路上再說。”
看來的確是出事了,而且還是不能和旁人說的事。
曹丕的府邸離丞相府原就算不上遠,不過是一會兒,馬車便從側門進了丞相府裏面,直到停了下來,有人來牽馬,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的事情。
一句話概括:曹丕無意中發現曹植寫給甄宓的探討卞夫人病情的書信,然後悲劇了......只是中間不知為何又牽扯了些其他事情,說是甄宓的前婆婆,袁紹遺孀劉氏當年的死與曹丕有關。
總之兩人大吵了一架,曹丕將甄宓軟禁在院內,蘇姬怕出事,鋌而走險,私自出府來看我這“傳說中的郭氏”是否能勸得住曹丕。
你特麽在逗我?這關我什麽事啊?如果我真的算傳說中的“曹丕外室”的話,正常情況下,不是該對這事喜聞樂見,拍手稱快,默默圍觀,漁翁之利嗎?
其實歸根結底,大概就是曹丕在吃曹植和甄宓的醋,能有什麽大事?我皺眉跳下馬車就想往外走。
“您想想辦法吧,二公子將自己關在屋裏,誰也不見,誰的話也不聽。主母同三公子真的是清白的。如今丞相和夫人不住,能勸得住二公子的,怕是只有您了。”蘇姬也隨即下了車,伸手攔住我的去路。
“此事與我何幹?”我反問道,又試圖將她推開,奪門而出。蘇姬並不答話,只自說自話地從懷中拿出一張絹紙遞於我,“您瞧,不過是夫人叫三公子代為書信報個平安罷了,並無不妥之處。”
出於好奇,我掃了一眼,無非就是“承蒙二嫂掛念母之病況”之類的話,亦沒什麽大不了的。、
倒確實一點問題都沒有啊。這樣平常的家信也值得他這般動怒?明明知道任先愛慕甄氏的時候他是神色如常的,怎麽曹植和甄宓一副最普通不過的家信卻能引起軒然大波?
我將絹紙塞回到蘇姬手中,開口道:“你放心,不會有事的。”
“可是......”蘇姬還想開口,卻被我打斷了話語:“孫敏如今住在何處,我與她也多年未見,來都來這裏了,先見見故人罷。”
“自從赤壁一戰後,她便自居側院,不與人往來,大約性子也變了。這些年來,府裏的人都快將她遺忘了,也就主母還時時記得她,同她相聊。”
“難道子文也不顧她了?”縱然我對曹彰“愛妾換馬”的事跡印象頗為深刻,可我也記得他同孫敏算得上是恩愛夫妻,難道受江東戰事牽累,連曹彰也放棄孫敏了?
“起先三公子也是日日去側院相伴的,可三少君始終不肯相見,丞相怒罵三公子兒女情長,怕是也就漸漸淡薄了。”蘇姬嘆氣道。
對鄴城原本的袁紹府,如今的丞相府本就不怎麽熟悉的我從來不知道,除了雕梁畫棟的建築,這裏還別有洞天。一個僻靜的院子,不大,與巍峨壯麗的丞相府顯得格格不入,院子左側種著蔬菜瓜果,右面則圍著個籬笆,籬笆內養著些雞鴨等家禽,而院中的木屋更像是生造出來的一般。
我支開蘇姬,獨自一人慢慢踏入小院,望著布衣荊釵的孫敏蹲在地上采摘蔬菜的背影,心裏難過,生生憋回了眼淚,輕輕喚她一聲:“阿敏!”
她似是明顯一怔,又立刻站了起來,卻不回頭,只略帶試探地問道:“二嫂?”
“是我!”走至她跟前,仔細打量,比起當年,孫敏消瘦了許多,臉頰都凹了下去,眼神也沒了當年的風采,透著一種令人心疼的滄桑和成熟。只有她又驚又喜的表情才讓我感覺當年活潑好動的孫敏未曾離開。
“回來了?”孫敏二話未說,豆大的淚水已從眼中滾了下來,似有千般的委屈想要訴說,我剛想出言寬慰,卻又見她伸手用衣袖抹幹眼淚,“二嫂,讓你見笑了,這邊坐。”
太陽漸漸落山,給原本暖和明亮的小院帶了幾分涼氣黯淡。我簡單說了這些年來的事情,她唏噓不已,說我和曹丕是命中註定的緣分。我不置可否,是命中註定要糾纏不清嗎?
而她也說著這些年她自己的事情:“他們都勸我同孫家徹底斷絕關系,做小伏低地做曹家媳婦。我也曾這般想過,可終究是做不到。江東是撫育我長大的地方,我始終是孫氏的女兒。我害怕子文有朝一日會揮刀砍向我的父兄,也擔心父兄的弓箭終有一日會射向曹家,那邊是根,有父母兄弟姊妹和族人;這裏是家,有夫君和孩子,有阿翁和阿姑......”
所以她選擇逃避,以為這樣就可以既不是孫家女兒也不是曹家媳婦了,不用兩面為難了。不見曹彰是不想連帶著他不被曹操待見,為此還忍受著與曹楷母子分離的痛苦。
真是個傻氣的女人,可是站在她的立場上,又能怎麽樣呢?還能有其他辦法嗎?做不到罵自家父兄為亂臣賊子,也不可能拋夫棄子回去江東與曹家為敵。這種時代下,女子從來都是被動的,不是不想反抗,而是沒有辦法,根本就無法和時代過不去。
據她所言雖說名義上她仍就是曹操的三兒媳,可這些年她與曹家的人鮮有往來,吃飯穿衣也都是自給自足,漸漸地,妯娌小姑幾乎將她遺忘了,只有甄宓心地好,時常來陪她說話談心。讓她不至於那麽孤單。
“我原以為她不是好人,因著她當年你同二兄才會......沒曾想這些年看下來,竟完全讓人挑不出錯處。”孫敏頗為抱歉地看著我。
“我知道。”甄氏是真的善良美好單純的一個人,這話不止一人說過。
我從屋前的臺階上站起來,望了望天色,“天色黯了,腹中饑餓不已,今日可否留我用膳?”
“只怕粗茶淡飯難以入口。”孫敏指了指身旁的菜籃子,開口道。
“你只說留或不留便是。誰管你是粗茶淡飯還是山珍海味?”我彎腰提著她的菜籃子四處張望,“竈間在何處,我來下廚。”
作者有話要說: 十六年七月,□□征關中,武宣皇後從,留孟津,帝居守鄴。時武宣皇後體小不安,後不得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後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動,輒歷時,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憂愈甚。後得武宣皇後還書,說疾已平覆,後乃懽悅。
☆、當年的事情(修文)
從孫敏的小木屋出來,也瞧不出是什麽時辰,擡頭只望見高懸的彎月和閃爍的繁星。借著月光走出庭院,環顧四周在月色映襯更顯繁華巍峨的建築,這才想起自己身處丞相府。雖說四下裏有兵士巡邏,可我這般大大方方地走著,竟也沒什麽人相攔。
恍然想起來這的緣由來。那封信在我看來確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是替卞夫人報個平安罷了。可為什麽落在曹丕眼裏便是問題了?袁紹遺孀劉氏的死又是怎麽回事?
“有什麽想不明白的直接問我就是了,何須冥思苦想?”
我心有餘悸地輕拍了拍心口,默默給了他個白眼。
其實早就應該猜到了,蘇姬能順利出府,應該少不了他的暗中放行。而在這丞相府中我能暢通無阻,大概也是一切行蹤早在他眼皮底下,或者說掌控之中更妥帖些。
這幾年來,丞相府早已經過了多次擴建整修,他住的院子早已陌生到我認不出來了。其實,原本我在這裏也沒呆過多久,真正帶有回憶的是許都的司空府。可惜了,那裏和那些年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寬敞的屋內燭燈閃亮,墻壁上掛著一張琵琶,與男子書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我手指輕輕在琵琶上一觸,不知怎的心中一慟。琵琶上有一根弦,和別的弦不同。
很多年前,那時候我,不,任氏和他還沒有成親。琵琶的弦斷了一根。問了司空府的伶人,他們倒是會修。只是說琴弦一般有三種“馬尾,蠶絲,鹿筋”,而這琵琶的其他弦皆是由鹿筋作成的,若是拿馬尾蠶絲代替,怕是音質沒有鹿筋的好,可鹿筋亦不是說有就有的東西。說來也巧,後一日曹丕去打獵,竟正好打到了只野鹿.....
神游過後,我很快問到了正題:“那信我瞧過了,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恩。”他一邊翻閱著竹簡,一邊回答著,似乎也沒怎麽聽進去。
瞧他這樣,又不大像是真的為了曹植寫給甄宓的信生那麽大氣,聯想起之前關於甄宓想去去卞夫人面前侍疾與曹丕大吵一架的事。難道如今是在借題發揮?
“我想見見她,可以嗎?”阿蘇說甄宓被軟禁在院裏,可我卻沒看見她,難道不住在一起?
他略微擡了擡頭,拍手喚人道:“來人,請少君到此相見。”
“諾!”聽到外面有人離去的腳步聲,我於側邊坐下等候。
趁著甄宓還沒來的間隙,又想起另一檔子事來,“那個袁紹的夫人劉氏......”
還沒完全問出口,他已然給出了答案:“我從不瞞你。確實是我讓人動的手,那婦人死有餘辜。”
承認的如此爽快,倒讓我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問下去了。
雖說從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的“劉氏殺了袁紹留下的幾個愛妾,下令髡頭墨面,株連全家”這件事來看,劉氏不是良善之輩,但能讓曹丕下決心殺她,該是有什麽其他原因的吧。
“袁熙兄弟二人人頭送至鄴城,劉氏作為母親難免心存怨恨,丞相下令讓你斬草除根是人之常情。”我半猜測地試探詢問。
“也不全是如此,劉氏一開始對咱們家就存了別樣的心思。別的事先不提,單就當年用對甄宓起愛慕之心一事威脅任先,你離開鄴城,少不了她在背後推波助瀾。”
我有些想不通,劉氏是袁熙之母,正常情況下對在袁熙生死不明的情況下轉投仇敵懷抱的兒媳甄氏應該恨之入骨才對,為何會幫她在曹家上位呢?我恨不得開個上帝視角,將一切前因後果都了解個清楚,如今卻只能一一詢問。
好在曹丕向來有問必答,“劉氏誤以為叡兒和湘兒是袁熙骨血......個中緣由,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
曹叡,曹湘是曹丕長子長女,甄宓當年所生的龍鳳胎。這麽一說倒說得通,劉氏誤以為甄宓懷著袁家的骨肉嫁給曹丕,是在忍辱負重,因此處處幫她。
果真是蠢得可以,孩子是誰的,當事人能不清楚嗎?
即便再喜歡甄宓,曹丕還不至於連帶到接受別人的孩子,他可沒有曹操那樣替別人養兒子的偉大胸襟。曹睿曹湘是曹家的孩子,曹丕的長子長女毋庸置疑,劉氏,到底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正在此時,甄宓一襲素服,從廳外走了進來,她不施粉黛,不戴發簪,只披著長發卻更顯清澈自然,映著月色,說是月中嫦娥下凡也不為過。見我在此,她也不奇怪,不過輕輕一笑。
曹丕見她進來,拿起桌案上正在翻閱的那冊竹簡剛要起身出門,路過她身旁的時候停下腳步,皺眉打量了幾眼:“好端端地怎麽穿了身素服?”
“夫君難道忘了嗎?過幾日便是先姑劉氏的生祭。”甄宓很是坦然。
聽了甄宓這話,曹丕皺眉望她,“宓兒難道也忘了,你如今是曹家的媳婦。”
“夫君是害怕了嗎?”甄宓淡然一笑,“四年前,先夫顯雍歿在了公孫康手裏,首級被送來你父子帳下,軍國大事,妾身無話可說。可他的母親不過是個老婦,夫君連她都不放過,當真是心狠手辣。”
相愛相殺什麽的,這倆貨人設還挺帶感......我最愛看這種戲了!
虐戀情深什麽的大概就是這種畫風,一瞬間都快忘了自己也早已在這個故事中了。然而 ,好像是我要找甄宓過來,想和她說什麽來著的,怎麽倒成了來看你們吵架了?
曹丕剛想開口反駁,卻被我搶先開了口,“我認為該死的人總有她該死的緣由?你想說這句話是不是?”
言下之意,話我幫你說完了,麻煩你暫時先滾一滾!他大概也聽懂了,無奈一笑,便轉身離開了大廳。
甄宓從進來到曹丕離開,一直都是淡然無畏的表情,她緩緩走至主位前,款款而坐。
我承認自己不大喜歡她,我是一個很現實的人,從來都不相信這個世上存在什麽完美。總覺得,只要是人,總是有陰暗面的,我總覺得她是裝出來的清高,大方,善良。可悲劇的是,靠得越近,就發現這個人,可能還真特麽完美的無懈可擊。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她一直是清高自恃的,當年鄴城城破之時,又是什麽緣由使她委身曹丕的?別告訴我她對曹丕一見鐘情,如果曹丕是何晏那般的模樣,我大概信。呃,其實我也不是那個意思......反正就是說吧,他還沒有那種讓人看一眼就能立刻愛上的長相。算了,越描越黑了。
言歸正傳,當年我第一次來鄴城的時候,甄宓已經站穩腳跟了。那時我從沒有認認真真地問過他,到底是一開始就是曹操為了穩固鄴城勢力賜的婚還是他們兩個先鐘情於彼此曹操才賜的婚。就好像劉氏為什麽會覺得曹睿曹湘是袁家的孩子,這也是一個謎,也許所有的事情竄起來就是真相了。
其實沒什麽意思,多少年前的事了,純粹是出於八卦心理罷了,畢竟已然被卷入這堆事裏來了,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活個明白呢。
我現在已然看開很多,說難聽些,破罐子破摔。離不開逃不了,不過是想弄個明白,看看究竟是什麽樣的故事。
“聽子桓說劉氏誤以為曹叡兄妹是袁家血脈......”我試探性地想從劉氏死因入手。
甄宓微皺雙眉,喜怒不形於色的俏臉上竟也有了幾分慍怒:“他,懷疑我同子建互通有無還不夠,竟還要懷疑我孩子的清白?足月而生,這還不夠嗎?”
是我措辭不對嗎?都說了是“劉氏誤以為”了。
說得現實一些,按照曹家人的個性,但凡是有些許懷疑曹睿兄妹的血脈,是斷不會容許他們出生的。曹操是待何晏秦朗很好,可他們身份明明白白,就是“拖油瓶”。
“你誤會了,並非子桓懷疑。是我好奇,為何劉氏會有那般想法?”這麽說吧,劉氏是袁家主婦,為什麽會“篤定”已經改嫁了的前兒媳懷的孩子是自己兒子的?
除非.....除非有人在刻意引導。
良久,方聽她道:“此事確有些緣由,建安九年之時,阿姑見袁家大勢已去,親自舉刀,欲殺光袁家所有女子為鄴城殉葬,我本已想著坦然赴死,只念及袁家其他無辜婦人苦苦哀求,頗有些躊躇。身旁婢女亦懼死,急中扯謊,道已在外多月的顯雍曾於月前悄悄回過鄴城......”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難怪那個傳說中陰狠毒辣的劉氏會那樣幫她。劉氏竟是打著靠這個方式讓迂回地“袁家”重整旗鼓的主意。可惜,算錯了身邊的人竟也會騙她。
“後來他對你一見傾心,劉氏便逼你虛以委蛇,另圖打算?”我揣測道。
“劉氏阿姑綁縛著所有人,又自縛雙手,待罪於家。子桓是第一個闖進袁府的。”甄宓淡然提及當年之事,“劉氏以為他讚我美貌過人,已然是十分留心了,同我說“不憂死”也。其實不過是後來司空論功行賞,才賜婚於他。連孔文舉都笑話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罷了。”
這人提起別人說她是“妲己”,倒也淡定。
“劉氏阿姑誤認為我腹中懷有袁家骨肉,逼我早為所謂“腹中胎兒”打算,已然說下的謊話無法去圓,只好慢慢搪塞。碰巧此時,子桓生了風寒重癥,劉氏命我日日前去噓寒問暖,送藥侍疾,他病得迷糊,藥力作祟,有些事情便也理所當然了.....後來雙生子足月落地,劉氏知曉當時婢女綠竹說謊,倆人撕扯打罵之際被子桓撞破,劉氏才引來的殺身之禍。”甄宓望向我,又道,“你上次說,倉舒的死我不曾親眼得見,是錯怪他。可劉氏的死卻是我親眼瞧見有人回來同他覆命的。”
我點頭,“他適才便與我說了,劉氏的確是他派人殺的。”
“劉氏去時年近半百,不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人,即便有什麽過錯,難道便不能放她一條生路嗎?”
你別問我,我什麽都不知道,就是隨便聽聽罷了,不會對這種事情發表任何意見的!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曹丕長成何晏那樣,我大概信。其實我也不是那個意思......(女主不要解釋了,你就是在黑二丕)
話說女主自帶吐槽這樣真的好嗎?
把曹叡和東鄉公主設定成了雙胞胎。。。
曹丕典論裏說:譚長而惠,尚少而美。紹妻劉氏愛尚,數稱其才,紹亦奇其貌,欲以為後,未顯而紹死。劉氏性酷妒,紹死,僵屍未殯,寵妾五人,劉盡殺之。以為死者有知,當覆見紹於地下,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尚又為盡殺死者之家.....追妒亡魂,戮及死人,惡婦之為......
他大概真的很討厭劉氏,但是說他殺了劉氏,真的只是我在黑他......
☆、論銅雀臺賦(修文)
那次通信事件,並沒鬧出什麽大事,沒幾日便消停了,亦沒什麽流言蜚語傳出去,只是甄宓也再也沒提要去卞夫人那裏侍奉的事。似乎也印證了我的猜測,不過是曹丕借題發揮,提醒甄宓不要妄生事端罷了。
任覽似乎沒有要調回鄴城的跡象,曹氏的精神時好時壞,需要人常常在身邊陪伴。孟康孟武在鄴城上了書館,郭昱似乎也喜歡鄴城平靜安穩的生活。
所有人好像又都過上了簡單美好幸福的生活......
是的,太特麽“簡單美好幸福”了。我現在這種情況,落在旁人眼中,大概就是曹家二公子養的所謂“外宅”,在鄴城,竟可笑地有了些“存在感”。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班師回鄴城。曹丕夫婦二人前去迎接。甄宓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隔著帷幔哭問夫人病情。卞夫人大為感動,稱讚她是真孝婦。左右眾人亦莫不感慨。自然,這些情景我是見不到的,也就是和張春華聊天時聽她說說而已。
春華有時略話嘮,可到底還是三句離不了司馬懿。
“這些日子,仲達總是悶悶不樂的,連帶著我也心中難受。”她一面喋喋不休念叨著“仲達”,一面心不在焉地落子。
我從棋缽中拿起一枚白棋,放在她所落黑棋右邊,堵住她的去路,“大概是前些日子,仲達陪二公子一起去拜祭阮瑀,見了好友喪儀,感慨生死之事吧。”
當世才子阮瑀逝世,留下了一堆孤兒寡母。不要問我為什麽是一堆兒。
聽人說阮瑀的妻子在他咽氣當日便遣散了他的一眾姬妾,嫡子庶女皆由她自己撫養。曹丕那日吊唁回來之後也很憂戚,先是感嘆生命無常,又為好友留下的孤兒寡母處境擔憂,寫了一首《寡婦賦》。
張春華搖頭,將手中黑棋放往旁處另辟蹊徑,又瞧了瞧四下並無婢女在側,才緩緩開口道:“倒並非此事,實不相瞞,當年丞相命仲達入仕,仲達稱病不肯,丞相下了死令才逼得仲達相投的。然而丞相多疑,這些年實未曾信任過他,唯有二公子同他親近。然而丞相猜忌,難免時常對二公子耳提面命......仲達怕終有一日會同二公子也會離心。”
“我明白了。”我心下了然,隨便落了一子,“他擔心有朝一日會兔死狗烹。”
這話司馬懿自己不好對曹丕講。司馬懿真是個老狐貍,知道自己在曹操那裏不受重視,願意死心塌地地跟著曹丕,卻又想要個保命符。
“心照不宣就是了,說出來多沒意思。”張春華一楞,似乎沒料到我竟將這話直接說出來。
她黑子一落,這時我才看出布滿黑白兩色棋子的十七路棋盤上,黑子在不知不覺中連成了四個,而兩邊皆無阻攔,也就是說勝負已分。
堯造圍棋,象創象棋。而五子棋的歷史比圍棋象棋要久遠的多,相對於圍棋的殺伐決斷,象棋的豪氣萬丈,五子棋多了幾分趣味柔和。朋友之間博弈,自然不用真刀真槍。要的只是玩樂罷了。說人話!我們玩的是五子棋。
“輸了!”我無奈地將棋盤上的白色棋子逐個收回到棋缽,玩笑道:“世上哪有像春華你這般求人的?好歹也讓我贏一次!”。
“你得先答應相幫,才能讓你贏啊!”張春華笑道。
收起玩笑話,斂色勸她:“聽我一言,為你們打算,別和他說。他對司馬仲達毫無猜忌之心,若是同他說了,反顯得仲達對他有隔閡,生出事端。”
“何以見得?”張春華不解。
“你信我便是。我從小看著他長大,有些事情上自是比你們更了解他些的。”
她略一思索,方開口道:“既如此,還是不提為好。說到底,還是那相士朱建平無端端地和丞相說仲達腦後有反骨,不得重用。丞相又喚了仲達過去,當面提及此事,幾番恐嚇之下害得仲達夜不能寐。”
朱建平......又是這家夥。
“既然丞相當面提的,想是沒有事的。”如果曹操真的要處置司馬懿,就不會當他面提這事。既然當面說了,說明曹操雖忌憚司馬懿,卻也自信能鎮得住他。
“要我說,那朱建平不過是個胡言亂語之徒,這等妖言惑眾之人就該千刀萬剮才是!聽聞他在阿節女郎及笄禮時,說她有鳳儀之相;不過隔著簾子遠遠望了甄氏一眼,又說她是至貴之人。”提起朱建平,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當長輩一般供著就是了。你是主,他們是屬,總不至於在眾人面前給你難堪。”我知道他覺得曹操留了邴原,張範“監視”他,心裏不舒服,低聲勸慰。
“就是給我難堪了。”曹丕忿忿不平,“那日宴請臣屬,問眾人‘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旁人皆答‘自然救君',唯邴原躲避不答,待我再三問及他時,他才答‘救父’。”
父親和君主都生病了,有藥丸一粒,只能救一人,你救誰?這問題換個說法大概就是“你媽和你老婆同時掉水裏,先救誰?”
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幾乎難倒了全世界男人的問題,最初的創始人,竟然是曹丕。
就和老婆們問這個問題希望得到的答案一樣,曹丕心裏為他們設定的“標準答案”是“救君”,作為主公,要的是臣下的絕對服從。
然而那些想都不想就回答‘救君’的,大約不過是在溜須拍馬,隨聲附和,我反而覺得邴原這老頭比較真性情。
“其實子桓你心裏大概也更欣賞邴原的回答,只是氣不過他當眾駁你顏面罷了。”我很平靜地指出他生氣的緣由。真話假話,他心裏清楚,只是在那種場合,他想要聽到的標準答案就是假話。
他笑著嘆氣道:“有沒有人告訴過你,女人太聰明很不容易招人喜歡的?”
“沒有。”我搖搖頭。
其實這個問題本就刁鉆,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讓他自己回答也未必能答得上來,若是問他“夫人和甄氏同時落於水中,你只能救及一人,救誰?”他肯定也是答不上來的啊!
“母親。”
聽到他的聲音我才反應過來自己剛剛竟然念出來了?
也對,古人以孝為先,這種媳婦跟媽媽掉河裏的問題難不倒他們的。
“為何不問若是你同母親落於水裏,我會救誰?”曹丕疑問地坐近了些。
我反問他:“有必要嗎?”
那甄宓舉例是那個答案,難道拿我做例子會不同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回答救母親本來就是正確的。一個連母親生死都不管不顧的男人,又怎麽能讓女子托付?
“雖然你不曾問,可我適才確實想了一想,應該還是會救母親。”他頗為小心翼翼地看著我,“也不過是那麽一說,但凡我活著一日,又怎會讓你們有機會處於那般危險之地呢?”
哦.....原來,原來創始人給出的標準答案是這個!果然夠標準。
然而,你們,指得是?
作者有話要說: 春,正月,以曹操世子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為丞相副。
秋,七月,操自將擊超等。
魏太子為五官中郎將,天下向慕,賓客如雲......”太子燕會,眾賓百數十人,太子建議曰:“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眾人紛紜,或父或君。時原在坐,不與此論。太子諮之於原,原悖然對曰:“父也。”太子亦不覆難之。《邴原別傳》
能想出這個世紀難題的二丕也是蠻油菜的!!!
☆、奇怪的事情(修文)
建安十六年,卞夫人於隨曹操征途之中染病,留居孟津休養。甄氏為阿姑的病情擔憂急得日夜啼哭,甚至想要前去孟津侍疾,眾人攔著才作罷。
一時間,整個鄴城感嘆曹氏有福,竟有如此佳婦。
這幾日,曹丕在丞相府居住主事,我空閑到整日同郭昱張春華喝茶談天。
張春華一面低頭哄著繈褓中半睡半醒的司馬昭,一面開口道:“仲達昨日回家說,這甄氏孝順賢惠,可也該為大局想想。生病的是二公子生母,難道他不著急嗎?可丞相要二公子留守鄴城,為的是一方安寧,如何能輕易離開?再者夫人留居孟津養病本是秘密之事,若是興師動眾的前去侍疾萬一被有心之人知道,偷襲孟津,又如何是好?”
我似是漫不經心地品著茶,耳朵卻將這話一字不漏地聽了進去,甚至可以想象為這事曹丕和甄宓發生的各種爭吵,甄宓大概會覺得曹丕不顧生母病情,只顧自己在鄴城安樂;而曹丕則會認為甄宓婦人之見,不為大局著想。
甄宓孝順賢惠,可偏偏卻是不了解這些政治上的事端。善良往往是政治大忌。
“二公子得知消息的當日就悄悄派了鄴城中最出名的大夫連夜趕去了孟津,並讓人隨時註意孟津的動向,為的就是遵循丞相的意思,讓夫人安靜養病。如今人盡皆知丞相夫人在孟津養病。只怕是會有多事之徒前去叨擾。”我慢慢地放下了手中杯子。
“按你們所說,這甄氏孝順阿姑想去孟津侍疾,還做錯了不成?反正丞相夫人在孟津養病一事已為人所知,既然二公子要留守鄴城,而甄氏又實在擔心丞相夫人的病情,那派人護送甄氏前去孟津就是了。”坐在張春華身旁的郭昱伸手戳了戳熟睡中的司馬昭的臉蛋兒,對我們的對話很是不解。
“自然是沒有錯處的,可此時此刻於二公子而言,卻是錯的。若是二公子同甄氏一同前去夫人榻前侍疾,那是棄整個鄴城於不顧;若是派人護送甄氏一人前去,落在別人眼中又成什麽了?二公子這親兒子還比不上兒媳知道孝順母親?”張春華輕笑了一聲。
“聽你們這般說,我覺得甄氏可憐。”郭昱望了我一眼,“她又並非無理取鬧,是真的關心阿姑病況。”
確實是有點啦,然而誰叫她嫁的人是曹丕?
以前總覺得善良美麗的女子就該配帶著野心的壞男人,一個幹壞事,另一個則溫柔善良地感化,終於壞男人被好女人影響了,也變成了好男人,兩個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實際情況看來,似乎並非如此。有時候,太聖母的人有時候真的會拖後腿的。
“砰”的一聲,隨著大門的打開,一輛馬車停於門前。趕車的仆從下車牽馬,一個年輕婦人掀簾而出。
縱然將近六年未見,我仍然一眼便能認出馬車上下來的婦人是當年扶著我出嫁的阿蘇。比起當年那個幾乎不發一言的婢女,如今的她舉手投足間多了幾分成熟少婦的魅力。
阿蘇,如今,該稱為蘇姬才是——她原本就是當年陪嫁“任氏”到曹家的媵妾。郭昱向外張望了下,疑惑著問我:“阿照,那是何人?”
張春華淡然瞧了我一眼,又低頭哄著著繈褓中的司馬昭,置身事外。
很奇怪,本以為我難免會有些尷尬,可事實上並沒有。究竟是因為其實我在意的只是甄宓那麽一個人還是已經完全置身事外了,一時間連我自己都弄不明白了。
“原先聽人說二公子迷上上了一個姓郭的女子,只不相信。沒想到竟是女郎回來了。”蘇姬快步走到我的跟前,又是激動又是興奮地抓著我的手臂,將我從桌案後的坐墊上拉了起來,“府裏出了些事情,快隨婢子回去。”
“何事如此慌張?”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差點一個踉蹌。
蘇姬看了看旁邊的張春華與郭昱,欲言又止:“先回府裏,路上再說。”
看來的確是出事了,而且還是不能和旁人說的事。
曹丕的府邸離丞相府原就算不上遠,不過是一會兒,馬車便從側門進了丞相府裏面,直到停了下來,有人來牽馬,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的事情。
一句話概括:曹丕無意中發現曹植寫給甄宓的探討卞夫人病情的書信,然後悲劇了......只是中間不知為何又牽扯了些其他事情,說是甄宓的前婆婆,袁紹遺孀劉氏當年的死與曹丕有關。
總之兩人大吵了一架,曹丕將甄宓軟禁在院內,蘇姬怕出事,鋌而走險,私自出府來看我這“傳說中的郭氏”是否能勸得住曹丕。
你特麽在逗我?這關我什麽事啊?如果我真的算傳說中的“曹丕外室”的話,正常情況下,不是該對這事喜聞樂見,拍手稱快,默默圍觀,漁翁之利嗎?
其實歸根結底,大概就是曹丕在吃曹植和甄宓的醋,能有什麽大事?我皺眉跳下馬車就想往外走。
“您想想辦法吧,二公子將自己關在屋裏,誰也不見,誰的話也不聽。主母同三公子真的是清白的。如今丞相和夫人不住,能勸得住二公子的,怕是只有您了。”蘇姬也隨即下了車,伸手攔住我的去路。
“此事與我何幹?”我反問道,又試圖將她推開,奪門而出。蘇姬並不答話,只自說自話地從懷中拿出一張絹紙遞於我,“您瞧,不過是夫人叫三公子代為書信報個平安罷了,並無不妥之處。”
出於好奇,我掃了一眼,無非就是“承蒙二嫂掛念母之病況”之類的話,亦沒什麽大不了的。、
倒確實一點問題都沒有啊。這樣平常的家信也值得他這般動怒?明明知道任先愛慕甄氏的時候他是神色如常的,怎麽曹植和甄宓一副最普通不過的家信卻能引起軒然大波?
我將絹紙塞回到蘇姬手中,開口道:“你放心,不會有事的。”
“可是......”蘇姬還想開口,卻被我打斷了話語:“孫敏如今住在何處,我與她也多年未見,來都來這裏了,先見見故人罷。”
“自從赤壁一戰後,她便自居側院,不與人往來,大約性子也變了。這些年來,府裏的人都快將她遺忘了,也就主母還時時記得她,同她相聊。”
“難道子文也不顧她了?”縱然我對曹彰“愛妾換馬”的事跡印象頗為深刻,可我也記得他同孫敏算得上是恩愛夫妻,難道受江東戰事牽累,連曹彰也放棄孫敏了?
“起先三公子也是日日去側院相伴的,可三少君始終不肯相見,丞相怒罵三公子兒女情長,怕是也就漸漸淡薄了。”蘇姬嘆氣道。
對鄴城原本的袁紹府,如今的丞相府本就不怎麽熟悉的我從來不知道,除了雕梁畫棟的建築,這裏還別有洞天。一個僻靜的院子,不大,與巍峨壯麗的丞相府顯得格格不入,院子左側種著蔬菜瓜果,右面則圍著個籬笆,籬笆內養著些雞鴨等家禽,而院中的木屋更像是生造出來的一般。
我支開蘇姬,獨自一人慢慢踏入小院,望著布衣荊釵的孫敏蹲在地上采摘蔬菜的背影,心裏難過,生生憋回了眼淚,輕輕喚她一聲:“阿敏!”
她似是明顯一怔,又立刻站了起來,卻不回頭,只略帶試探地問道:“二嫂?”
“是我!”走至她跟前,仔細打量,比起當年,孫敏消瘦了許多,臉頰都凹了下去,眼神也沒了當年的風采,透著一種令人心疼的滄桑和成熟。只有她又驚又喜的表情才讓我感覺當年活潑好動的孫敏未曾離開。
“回來了?”孫敏二話未說,豆大的淚水已從眼中滾了下來,似有千般的委屈想要訴說,我剛想出言寬慰,卻又見她伸手用衣袖抹幹眼淚,“二嫂,讓你見笑了,這邊坐。”
太陽漸漸落山,給原本暖和明亮的小院帶了幾分涼氣黯淡。我簡單說了這些年來的事情,她唏噓不已,說我和曹丕是命中註定的緣分。我不置可否,是命中註定要糾纏不清嗎?
而她也說著這些年她自己的事情:“他們都勸我同孫家徹底斷絕關系,做小伏低地做曹家媳婦。我也曾這般想過,可終究是做不到。江東是撫育我長大的地方,我始終是孫氏的女兒。我害怕子文有朝一日會揮刀砍向我的父兄,也擔心父兄的弓箭終有一日會射向曹家,那邊是根,有父母兄弟姊妹和族人;這裏是家,有夫君和孩子,有阿翁和阿姑......”
所以她選擇逃避,以為這樣就可以既不是孫家女兒也不是曹家媳婦了,不用兩面為難了。不見曹彰是不想連帶著他不被曹操待見,為此還忍受著與曹楷母子分離的痛苦。
真是個傻氣的女人,可是站在她的立場上,又能怎麽樣呢?還能有其他辦法嗎?做不到罵自家父兄為亂臣賊子,也不可能拋夫棄子回去江東與曹家為敵。這種時代下,女子從來都是被動的,不是不想反抗,而是沒有辦法,根本就無法和時代過不去。
據她所言雖說名義上她仍就是曹操的三兒媳,可這些年她與曹家的人鮮有往來,吃飯穿衣也都是自給自足,漸漸地,妯娌小姑幾乎將她遺忘了,只有甄宓心地好,時常來陪她說話談心。讓她不至於那麽孤單。
“我原以為她不是好人,因著她當年你同二兄才會......沒曾想這些年看下來,竟完全讓人挑不出錯處。”孫敏頗為抱歉地看著我。
“我知道。”甄氏是真的善良美好單純的一個人,這話不止一人說過。
我從屋前的臺階上站起來,望了望天色,“天色黯了,腹中饑餓不已,今日可否留我用膳?”
“只怕粗茶淡飯難以入口。”孫敏指了指身旁的菜籃子,開口道。
“你只說留或不留便是。誰管你是粗茶淡飯還是山珍海味?”我彎腰提著她的菜籃子四處張望,“竈間在何處,我來下廚。”
作者有話要說: 十六年七月,□□征關中,武宣皇後從,留孟津,帝居守鄴。時武宣皇後體小不安,後不得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後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動,輒歷時,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憂愈甚。後得武宣皇後還書,說疾已平覆,後乃懽悅。
☆、當年的事情(修文)
從孫敏的小木屋出來,也瞧不出是什麽時辰,擡頭只望見高懸的彎月和閃爍的繁星。借著月光走出庭院,環顧四周在月色映襯更顯繁華巍峨的建築,這才想起自己身處丞相府。雖說四下裏有兵士巡邏,可我這般大大方方地走著,竟也沒什麽人相攔。
恍然想起來這的緣由來。那封信在我看來確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是替卞夫人報個平安罷了。可為什麽落在曹丕眼裏便是問題了?袁紹遺孀劉氏的死又是怎麽回事?
“有什麽想不明白的直接問我就是了,何須冥思苦想?”
我心有餘悸地輕拍了拍心口,默默給了他個白眼。
其實早就應該猜到了,蘇姬能順利出府,應該少不了他的暗中放行。而在這丞相府中我能暢通無阻,大概也是一切行蹤早在他眼皮底下,或者說掌控之中更妥帖些。
這幾年來,丞相府早已經過了多次擴建整修,他住的院子早已陌生到我認不出來了。其實,原本我在這裏也沒呆過多久,真正帶有回憶的是許都的司空府。可惜了,那裏和那些年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寬敞的屋內燭燈閃亮,墻壁上掛著一張琵琶,與男子書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我手指輕輕在琵琶上一觸,不知怎的心中一慟。琵琶上有一根弦,和別的弦不同。
很多年前,那時候我,不,任氏和他還沒有成親。琵琶的弦斷了一根。問了司空府的伶人,他們倒是會修。只是說琴弦一般有三種“馬尾,蠶絲,鹿筋”,而這琵琶的其他弦皆是由鹿筋作成的,若是拿馬尾蠶絲代替,怕是音質沒有鹿筋的好,可鹿筋亦不是說有就有的東西。說來也巧,後一日曹丕去打獵,竟正好打到了只野鹿.....
神游過後,我很快問到了正題:“那信我瞧過了,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恩。”他一邊翻閱著竹簡,一邊回答著,似乎也沒怎麽聽進去。
瞧他這樣,又不大像是真的為了曹植寫給甄宓的信生那麽大氣,聯想起之前關於甄宓想去去卞夫人面前侍疾與曹丕大吵一架的事。難道如今是在借題發揮?
“我想見見她,可以嗎?”阿蘇說甄宓被軟禁在院裏,可我卻沒看見她,難道不住在一起?
他略微擡了擡頭,拍手喚人道:“來人,請少君到此相見。”
“諾!”聽到外面有人離去的腳步聲,我於側邊坐下等候。
趁著甄宓還沒來的間隙,又想起另一檔子事來,“那個袁紹的夫人劉氏......”
還沒完全問出口,他已然給出了答案:“我從不瞞你。確實是我讓人動的手,那婦人死有餘辜。”
承認的如此爽快,倒讓我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問下去了。
雖說從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的“劉氏殺了袁紹留下的幾個愛妾,下令髡頭墨面,株連全家”這件事來看,劉氏不是良善之輩,但能讓曹丕下決心殺她,該是有什麽其他原因的吧。
“袁熙兄弟二人人頭送至鄴城,劉氏作為母親難免心存怨恨,丞相下令讓你斬草除根是人之常情。”我半猜測地試探詢問。
“也不全是如此,劉氏一開始對咱們家就存了別樣的心思。別的事先不提,單就當年用對甄宓起愛慕之心一事威脅任先,你離開鄴城,少不了她在背後推波助瀾。”
我有些想不通,劉氏是袁熙之母,正常情況下對在袁熙生死不明的情況下轉投仇敵懷抱的兒媳甄氏應該恨之入骨才對,為何會幫她在曹家上位呢?我恨不得開個上帝視角,將一切前因後果都了解個清楚,如今卻只能一一詢問。
好在曹丕向來有問必答,“劉氏誤以為叡兒和湘兒是袁熙骨血......個中緣由,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
曹叡,曹湘是曹丕長子長女,甄宓當年所生的龍鳳胎。這麽一說倒說得通,劉氏誤以為甄宓懷著袁家的骨肉嫁給曹丕,是在忍辱負重,因此處處幫她。
果真是蠢得可以,孩子是誰的,當事人能不清楚嗎?
即便再喜歡甄宓,曹丕還不至於連帶到接受別人的孩子,他可沒有曹操那樣替別人養兒子的偉大胸襟。曹睿曹湘是曹家的孩子,曹丕的長子長女毋庸置疑,劉氏,到底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正在此時,甄宓一襲素服,從廳外走了進來,她不施粉黛,不戴發簪,只披著長發卻更顯清澈自然,映著月色,說是月中嫦娥下凡也不為過。見我在此,她也不奇怪,不過輕輕一笑。
曹丕見她進來,拿起桌案上正在翻閱的那冊竹簡剛要起身出門,路過她身旁的時候停下腳步,皺眉打量了幾眼:“好端端地怎麽穿了身素服?”
“夫君難道忘了嗎?過幾日便是先姑劉氏的生祭。”甄宓很是坦然。
聽了甄宓這話,曹丕皺眉望她,“宓兒難道也忘了,你如今是曹家的媳婦。”
“夫君是害怕了嗎?”甄宓淡然一笑,“四年前,先夫顯雍歿在了公孫康手裏,首級被送來你父子帳下,軍國大事,妾身無話可說。可他的母親不過是個老婦,夫君連她都不放過,當真是心狠手辣。”
相愛相殺什麽的,這倆貨人設還挺帶感......我最愛看這種戲了!
虐戀情深什麽的大概就是這種畫風,一瞬間都快忘了自己也早已在這個故事中了。然而 ,好像是我要找甄宓過來,想和她說什麽來著的,怎麽倒成了來看你們吵架了?
曹丕剛想開口反駁,卻被我搶先開了口,“我認為該死的人總有她該死的緣由?你想說這句話是不是?”
言下之意,話我幫你說完了,麻煩你暫時先滾一滾!他大概也聽懂了,無奈一笑,便轉身離開了大廳。
甄宓從進來到曹丕離開,一直都是淡然無畏的表情,她緩緩走至主位前,款款而坐。
我承認自己不大喜歡她,我是一個很現實的人,從來都不相信這個世上存在什麽完美。總覺得,只要是人,總是有陰暗面的,我總覺得她是裝出來的清高,大方,善良。可悲劇的是,靠得越近,就發現這個人,可能還真特麽完美的無懈可擊。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她一直是清高自恃的,當年鄴城城破之時,又是什麽緣由使她委身曹丕的?別告訴我她對曹丕一見鐘情,如果曹丕是何晏那般的模樣,我大概信。呃,其實我也不是那個意思......反正就是說吧,他還沒有那種讓人看一眼就能立刻愛上的長相。算了,越描越黑了。
言歸正傳,當年我第一次來鄴城的時候,甄宓已經站穩腳跟了。那時我從沒有認認真真地問過他,到底是一開始就是曹操為了穩固鄴城勢力賜的婚還是他們兩個先鐘情於彼此曹操才賜的婚。就好像劉氏為什麽會覺得曹睿曹湘是袁家的孩子,這也是一個謎,也許所有的事情竄起來就是真相了。
其實沒什麽意思,多少年前的事了,純粹是出於八卦心理罷了,畢竟已然被卷入這堆事裏來了,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活個明白呢。
我現在已然看開很多,說難聽些,破罐子破摔。離不開逃不了,不過是想弄個明白,看看究竟是什麽樣的故事。
“聽子桓說劉氏誤以為曹叡兄妹是袁家血脈......”我試探性地想從劉氏死因入手。
甄宓微皺雙眉,喜怒不形於色的俏臉上竟也有了幾分慍怒:“他,懷疑我同子建互通有無還不夠,竟還要懷疑我孩子的清白?足月而生,這還不夠嗎?”
是我措辭不對嗎?都說了是“劉氏誤以為”了。
說得現實一些,按照曹家人的個性,但凡是有些許懷疑曹睿兄妹的血脈,是斷不會容許他們出生的。曹操是待何晏秦朗很好,可他們身份明明白白,就是“拖油瓶”。
“你誤會了,並非子桓懷疑。是我好奇,為何劉氏會有那般想法?”這麽說吧,劉氏是袁家主婦,為什麽會“篤定”已經改嫁了的前兒媳懷的孩子是自己兒子的?
除非.....除非有人在刻意引導。
良久,方聽她道:“此事確有些緣由,建安九年之時,阿姑見袁家大勢已去,親自舉刀,欲殺光袁家所有女子為鄴城殉葬,我本已想著坦然赴死,只念及袁家其他無辜婦人苦苦哀求,頗有些躊躇。身旁婢女亦懼死,急中扯謊,道已在外多月的顯雍曾於月前悄悄回過鄴城......”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難怪那個傳說中陰狠毒辣的劉氏會那樣幫她。劉氏竟是打著靠這個方式讓迂回地“袁家”重整旗鼓的主意。可惜,算錯了身邊的人竟也會騙她。
“後來他對你一見傾心,劉氏便逼你虛以委蛇,另圖打算?”我揣測道。
“劉氏阿姑綁縛著所有人,又自縛雙手,待罪於家。子桓是第一個闖進袁府的。”甄宓淡然提及當年之事,“劉氏以為他讚我美貌過人,已然是十分留心了,同我說“不憂死”也。其實不過是後來司空論功行賞,才賜婚於他。連孔文舉都笑話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罷了。”
這人提起別人說她是“妲己”,倒也淡定。
“劉氏阿姑誤認為我腹中懷有袁家骨肉,逼我早為所謂“腹中胎兒”打算,已然說下的謊話無法去圓,只好慢慢搪塞。碰巧此時,子桓生了風寒重癥,劉氏命我日日前去噓寒問暖,送藥侍疾,他病得迷糊,藥力作祟,有些事情便也理所當然了.....後來雙生子足月落地,劉氏知曉當時婢女綠竹說謊,倆人撕扯打罵之際被子桓撞破,劉氏才引來的殺身之禍。”甄宓望向我,又道,“你上次說,倉舒的死我不曾親眼得見,是錯怪他。可劉氏的死卻是我親眼瞧見有人回來同他覆命的。”
我點頭,“他適才便與我說了,劉氏的確是他派人殺的。”
“劉氏去時年近半百,不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人,即便有什麽過錯,難道便不能放她一條生路嗎?”
你別問我,我什麽都不知道,就是隨便聽聽罷了,不會對這種事情發表任何意見的!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曹丕長成何晏那樣,我大概信。其實我也不是那個意思......(女主不要解釋了,你就是在黑二丕)
話說女主自帶吐槽這樣真的好嗎?
把曹叡和東鄉公主設定成了雙胞胎。。。
曹丕典論裏說:譚長而惠,尚少而美。紹妻劉氏愛尚,數稱其才,紹亦奇其貌,欲以為後,未顯而紹死。劉氏性酷妒,紹死,僵屍未殯,寵妾五人,劉盡殺之。以為死者有知,當覆見紹於地下,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尚又為盡殺死者之家.....追妒亡魂,戮及死人,惡婦之為......
他大概真的很討厭劉氏,但是說他殺了劉氏,真的只是我在黑他......
☆、論銅雀臺賦(修文)
那次通信事件,並沒鬧出什麽大事,沒幾日便消停了,亦沒什麽流言蜚語傳出去,只是甄宓也再也沒提要去卞夫人那裏侍奉的事。似乎也印證了我的猜測,不過是曹丕借題發揮,提醒甄宓不要妄生事端罷了。
任覽似乎沒有要調回鄴城的跡象,曹氏的精神時好時壞,需要人常常在身邊陪伴。孟康孟武在鄴城上了書館,郭昱似乎也喜歡鄴城平靜安穩的生活。
所有人好像又都過上了簡單美好幸福的生活......
是的,太特麽“簡單美好幸福”了。我現在這種情況,落在旁人眼中,大概就是曹家二公子養的所謂“外宅”,在鄴城,竟可笑地有了些“存在感”。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班師回鄴城。曹丕夫婦二人前去迎接。甄宓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隔著帷幔哭問夫人病情。卞夫人大為感動,稱讚她是真孝婦。左右眾人亦莫不感慨。自然,這些情景我是見不到的,也就是和張春華聊天時聽她說說而已。
春華有時略話嘮,可到底還是三句離不了司馬懿。
“這些日子,仲達總是悶悶不樂的,連帶著我也心中難受。”她一面喋喋不休念叨著“仲達”,一面心不在焉地落子。
我從棋缽中拿起一枚白棋,放在她所落黑棋右邊,堵住她的去路,“大概是前些日子,仲達陪二公子一起去拜祭阮瑀,見了好友喪儀,感慨生死之事吧。”
當世才子阮瑀逝世,留下了一堆孤兒寡母。不要問我為什麽是一堆兒。
聽人說阮瑀的妻子在他咽氣當日便遣散了他的一眾姬妾,嫡子庶女皆由她自己撫養。曹丕那日吊唁回來之後也很憂戚,先是感嘆生命無常,又為好友留下的孤兒寡母處境擔憂,寫了一首《寡婦賦》。
張春華搖頭,將手中黑棋放往旁處另辟蹊徑,又瞧了瞧四下並無婢女在側,才緩緩開口道:“倒並非此事,實不相瞞,當年丞相命仲達入仕,仲達稱病不肯,丞相下了死令才逼得仲達相投的。然而丞相多疑,這些年實未曾信任過他,唯有二公子同他親近。然而丞相猜忌,難免時常對二公子耳提面命......仲達怕終有一日會同二公子也會離心。”
“我明白了。”我心下了然,隨便落了一子,“他擔心有朝一日會兔死狗烹。”
這話司馬懿自己不好對曹丕講。司馬懿真是個老狐貍,知道自己在曹操那裏不受重視,願意死心塌地地跟著曹丕,卻又想要個保命符。
“心照不宣就是了,說出來多沒意思。”張春華一楞,似乎沒料到我竟將這話直接說出來。
她黑子一落,這時我才看出布滿黑白兩色棋子的十七路棋盤上,黑子在不知不覺中連成了四個,而兩邊皆無阻攔,也就是說勝負已分。
堯造圍棋,象創象棋。而五子棋的歷史比圍棋象棋要久遠的多,相對於圍棋的殺伐決斷,象棋的豪氣萬丈,五子棋多了幾分趣味柔和。朋友之間博弈,自然不用真刀真槍。要的只是玩樂罷了。說人話!我們玩的是五子棋。
“輸了!”我無奈地將棋盤上的白色棋子逐個收回到棋缽,玩笑道:“世上哪有像春華你這般求人的?好歹也讓我贏一次!”。
“你得先答應相幫,才能讓你贏啊!”張春華笑道。
收起玩笑話,斂色勸她:“聽我一言,為你們打算,別和他說。他對司馬仲達毫無猜忌之心,若是同他說了,反顯得仲達對他有隔閡,生出事端。”
“何以見得?”張春華不解。
“你信我便是。我從小看著他長大,有些事情上自是比你們更了解他些的。”
她略一思索,方開口道:“既如此,還是不提為好。說到底,還是那相士朱建平無端端地和丞相說仲達腦後有反骨,不得重用。丞相又喚了仲達過去,當面提及此事,幾番恐嚇之下害得仲達夜不能寐。”
朱建平......又是這家夥。
“既然丞相當面提的,想是沒有事的。”如果曹操真的要處置司馬懿,就不會當他面提這事。既然當面說了,說明曹操雖忌憚司馬懿,卻也自信能鎮得住他。
“要我說,那朱建平不過是個胡言亂語之徒,這等妖言惑眾之人就該千刀萬剮才是!聽聞他在阿節女郎及笄禮時,說她有鳳儀之相;不過隔著簾子遠遠望了甄氏一眼,又說她是至貴之人。”提起朱建平,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